应用范围
各类饮品: | 各类食品: | 其他: | ||
碳酸饮料 | 酸奶 | 清新薄荷糖 餐桌食品 医药成品 | ||
果汁饮料 | 乳酸饮料 | 糖果蜜饯 果酱/馅料 维生素片 | ||
茶饮料 | 牛奶 | 果冻 冰激凌 钙片 | ||
固体饮料 | 豆奶 | 凉果 巧克力 口服液 | ||
果味奶 | 咖啡 | 口香糖 糕饼(月饼) | ||
酒精饮料 | 奶昔 | 即溶麦片 化妆品 |
性质
阿斯巴甜在高温或高情形下会,因此不适用需用高温烘焙的食品。不过可藉由与脂肪或化合提高耐热度。阿斯巴甜在水中的稳定性主要由pH值决定。在室温下,当pH值为4.3时最为稳定,约为300天。当pH值为7的环境下,其则仅有数天。然而大部分饮料的pH值都介于3至5间,所以添加在饮料中的阿斯巴甜均很稳定。但当需要较长保存期限时,像是自动饮料机的。阿斯巴甜会和其他较为稳定的甜味剂混合使用,例如。用于粉状冲泡饮料时,阿斯巴甜的氨基会和某些香料上的醛基进行反应,导致同时失去甜味和香味。可以缩醛来保护醛基避免此状况发生。
特性
优点
1981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干撒食品、1983年允许配制软饮料后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被批准使用,甜度为蔗糖的180倍。阿斯巴甜的优点是如下:
(1)安全性明确,被所谓的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(一般公认为安全的),为所有代糖中对人体安全研究最为彻底的产品,至今已有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种产品中19年的成功使用经验
(2)甜味纯正,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,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,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180倍,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,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,可显著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
(3)与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,如加2%~3%于中,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
(4)与混合,具有极佳的增效性,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、柠檬、柚等,能使香味持久、减少芳香剂用量。
(5)成分,可被人体自然吸收分解
缺点
(1)对酸、碱的热稳定性较差,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,不适宜制作温度>150℃的 面包、、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(可想而知我们吃的是什么)
(2)因为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、天冬氨酸和甲醇,不适用于尿患者,要求在标签上标明“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”的警示。中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,常用于乳制品、、巧克力、胶姆糖、餐桌甜味剂、保健食品、腌渍物和制品等。